發送您的姓名+專業+電話到下方微信,可免費聽講座哦~
當前階段 | 大四 |
---|---|
本科院校 | 南開大學 |
本科專業 | EE |
GPA | 3.25 |
GRE/GMAT | 321 |
語言成績 | 95 |
目標專業 | 電氣工程 |
計劃留學年份: | 2017秋季 |
個人背景: | 沒出論文,有一個科研,一個中科院實習,幾個暑期學校和創業營,很水的獎學金 |
混申,可自費
G差不多OK了,TOEFL有點低了,有還準備刷嗎?博士估計有點難度,畢竟GPA低了點,想申到專排+綜排都靠前的不容易。碩士建議定位專排20-50,沖刺TOP15-30,50后排吧保底。萊斯、PSU、UFL、Rutgers可考慮,UC系統來幾所沖刺。
那您覺得應該沖刺和保底還有中間的應該各報多少所呢?或者是比例是多少呢?
報多少完全看你自己啊,10-15所屬于比較多見的,少的7-8所的也有,多的20-25都可能。比例來說,1:3:1比較合理吧,估摸著來就可以。
哦哦~
那對于澳洲和新加坡的學校您有了解嗎
還有就是,您的意思是如果我定位專排在20-50,是不是這里面綜排高的要去掉呢?
@小青年 綜排太高(比如耶魯、達特茅斯),有些系太小(比如NWU)的也要去掉的。
@小青年 新加坡可以考慮,澳洲沒必要了吧?
為什么呢?
綜排太高就是把前三十的去掉可以嗎?~
@小青年 那不至于要把前30的都去掉,比如萊斯,很建議你申的,杜克也可以沖刺。澳洲授課型碩士,你這個背景就不要去考慮了吧。
好吧~那老師您說我申請的美國的這些是要授課型的還是研究型的?還是都可以?
eee
@小青年 美國沒有授課型和研究型區分,只有Professional和非Professional之分,建議申非Professional。就是那種最普通的Master of Science項目,一般都是兩年制的,professional一般只有1-1.5年,professional習慣用“一Master of Engineering”、或著“Master of XXX”命名,這里XXX代指專業名稱,比如萊斯大學的Maser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項目。
不過MS項目可能要難一些,兩者混申吧,區分并不嚴格。
哦哦,原來是這樣,看來我還要學習很多東西,謝謝您~
PhD的話是不是要降一個檔次。就是定位在50-70呢?不過之前學校里有很多不同條件的學長學姐都申了波士頓大學的PhD,也基本都拿到了offer,我看波士頓專排基本就在40左右
@小青年 PhD跟Master不一樣,檔次應該是要降低的,降到40-60吧。PhD,你有套磁嗎?
我在套磁,不過目前只發了兩封,沒有回復。
現在套磁會不會來不及了。因為其實我之前想混申PhD和MS的來著~
那么我如果前40只申碩士,40-70申博士,然后40-70里面喜歡的雙申,這樣可以嗎?
@小青年 雙申其實應該是申PhD,然后如果網申系統中問你,愿不愿意降錄Master,然后你勾Yes。這樣是可以的。現在套磁的話,就干脆等遞交完網申再套了。還來得及。
哦哦~那我這樣的安排可以咩?~
@荏苒柔木
可以
@荏苒柔木 誒?那有個問題,如果申請費只交一份的話,我為什么不都申PhD呢?
我目前選了一些學校,求斑竹看一下~
基本都是EE里偏光學的專業:杜克大學、西北大學、萊斯大學、賓州州立大學公園分校、東北大學、波士頓大學、布朗大學、亞利桑那大學、弗吉尼亞大學、紐約大學、匹茲堡大學、塔夫斯大學、紐約州立大學水牛城分校、特拉華大學、伊利諾伊理工學院、加厚加州大學圣克魯茲分校、中佛羅里達大學
已經申請的時候,是不是會細分到EE里的不同專業,所以EE下不同專業的競爭難度會一樣嗎?
多謝~
@小青年 你是碩士和博士混申嗎?看學校,有的需要細分到專業方向里去,有的則不需要。競爭難度肯定不一樣,要看學校、專業和當年的申請和錄取情況等多種因素看的。
除過杜克大學、西北大學有點兒難度外,其它學校目測都還可以。
那這兩所用來沖刺的可以咩
各大版主,我這樣的成績這樣真的行么。。我看完大家的分享帖之后想降一個檔次
@小青年 EE偏光學算比較冷門了,你的選校OK的。